首页 专业知识 2022,谁在假装“滚雪球”?

2022,谁在假装“滚雪球”?

来源: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:2022年12月04日 15:57

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
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
文 | 锌刻度,作者 | 陈邓新,编辑 |  温之周

2022年即将收官,又到了该交答卷的时候。

这一年,互联网巨头纷纷苦练内功,去肥增瘦成为行业的共识,百度、京东、腾讯等的业绩展现了巨大的韧性;新能源汽车依然炙手可热,脱颖而出的比亚迪后来居上,与特斯拉分庭抗礼;光伏蒸蒸日上,各路资本无不渴望成为“追光者”……

然而,也有企业在过苦日子。

有的企业不得不流血上市,惨遭资本市场用脚投票;有的企业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,从领跑沦为陪跑;有的企业盲目跨界,非但没有寻到第二曲线,反而成为笑柄。

2022,人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。

流血上市,资本无情

2022年,“滚雪球”难度颇高,首当其冲的为中概股。

由于国际环境复杂、全球经济低迷、财报数据不佳等多重因素的叠加,凡是被贴上“中概股”标签的公司,或多或少受到冲击,承受了太多难以承受之重。

重压之下,中概股步入“丐中丐”的深渊。

据同花顺数据显示,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8日,道琼斯、标普500与纳斯达克的年度跌幅分别为5.48%、15.53%与28.24%,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的年度跌幅为37.99%,令人唏嘘不已。

须知,同期上证指数、深证成指、创业板指与科创50的年度跌幅分别为15.42%、27.11%、30.81%与28.99%,也从侧面印证中概股的凄凉。

对此,“互联网怪盗团”表示:“资本市场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扣非净利润和现金流,做得到的公司就能逆市提升估值,做不到的公司就只能继续崩塌。”

此背景下,中国知名企业对赴美IPO意兴阑珊。

全年拿得出手的,唯有造车新势力之一的极星汽车与中高端连锁酒店亚朵集团,也双双遭受资本市场的冷遇。

譬如,极星汽车系出沃尔沃,却是吉利抓住新能源汽车赛道机遇、下好胜负手的关键砝码,毕竟吉利虽然已跻身自主品牌的第一梯队,但在风头上被造车新势力生生压了一头,个中滋味一言难尽,从这个角度来看极星汽车对吉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极星汽车于2022年6月24日借壳在纳斯达克上市,开盘价为12.98美元,眼下股价为8美元,股价缩水了38.37%,市值仅剩下168.8亿美元,而上市之前其整体估值为250亿美元左右。

机构评级偏空

此外,赴港上市的万物云、零跑汽车、商汤科技等也不乐观。

这其中,商汤科技最为引人注目,曾一度市值达到3250亿港元,但因为业绩持续亏损惨遭抛弃:2022年11月8日阿里巴巴减持了8000万股,三天之后未来资产环球投资减持了7325万股,如今市值为579.6亿港元。

一名私募人士告诉锌刻度:“这些流年不利的公司,IPO前估值泡沫就很严重,要么从来没有盈过利,要么在盈亏边缘反复横跳,再叠加国际大环境的不利,投资人哪有那么多的耐心听它们讲故事。”

野望向上,现实向下

上市蒙尘之外,强预期与弱现实之间激烈博弈,成为部分企业市值不断走低的关键因素,蔚小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

2022年,蔚小理的野望不小。

蔚来CEO秦力洪放言:“近一年,宝马3系的月均销量在12000多辆,随着ET5的交付,ET5在一年内销量将超过3系。”

何小鹏发声:“小鹏G9在销量上有足够信心,我们相信在明年会超过Q5的规模,让G9在大五座豪华SUV这个领域,达到月销连续1万台,代表中国与世界竞争!”

至于李想,则更为高调:“感谢大家对理想L9的期待,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?是的!”

尽管如此,蔚小理却并未再度上演增长奇迹,反而有点命运多舛的意味。

据公开数据显示,蔚小理2021年的销量分别为9.14万辆、9.82万辆与9.04万辆,2022年销量目标分别为15万辆、17万辆与20万辆。截至11月底,蔚小理的交付量分别为106671辆、109465辆与112013万辆,销售率分别为71.11%、64.39%与56%。

数据源自“远川汽车评论”

以上可见,蔚小理的日子并不好过。

与之对应的是,传统车企加快了追赶的步伐,上演了一出反超的好戏。

广汽旗下的埃安,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问界、长安汽车旗下的深蓝、吉利汽车旗下的极星等纷纷起势,蚕食了蔚小理的市场份额。

更为关键的是,比亚迪异军突起,声量压过蔚小理。

曾几何时,比亚迪处于汽车鄙视链的底端,风评一直不高,外界对比亚迪车主的嘲讽络绎不绝,甚至不乏恶意中伤。

眼下,却是风头最盛的新能源车企,早早完成120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不说,更成为唯一敢跟特斯拉叫板的对手。

毕竟,特斯拉降价促销,比亚迪涨价锁单。

之所以如此,与蔚小理的“护城河”不够宽有莫大的关系。

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:“新能源汽车门槛不高,惹得人人垂涎,传统车企虽然转身慢,但入局得多了蔚小理的先发优势就渐退了,有玩家反超是早晚的事情。”

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,传统车企的规模效应更明显、供应链更稳定、技术底蕴更深厚、议价能力更强、试错成本更低,且与华为、百度、腾讯、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厂深入合作,自然具备后发先至的基础。

第二曲线,跨界难寻

相比盲目乐观,跨界更值得担忧,往往徒耗精力难有所获,尽管如此却依然挡不住企业的热情,皆因渴望寻找第二曲线。

2022年,有三条赛道成为跨界的主阵地。

第一条是咖啡赛道,吸引卖药的、卖衣鞋的、卖茶饮的等纷纷切入,被业界戏称“三百六十行、行行卖咖啡”;

第二条是光伏赛道,挖煤的、造纸的、养猪的、卖牛奶的、卖家电的等纷纷涌入,令产业链供需失衡;

第二条是新能源赛道,卖黑芝麻的、卖钛白粉、卖铁矿石的、搞旅游的等纷纷押注,渴望从中分一杯羹。

寻找第二曲线,成为多数企业跨界的共识。

以美的集团为例,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717.75亿元,同比增长3.36%;净利润为244.7亿元,同比增长4.33%,粗看仍然在正增长。

但深究的话,问题就严重了。

2022年第一季度,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增速为9.54%、净利润增速为10.97%;第二季度,营业收入增速放缓至0.97%、净利润增速放缓至3.24%;第三季度,营业收入增速又进一步放缓至0.02%,净利润增速又进一步放缓至0.33%。

美的集团业绩放缓

环比走坏的趋势,肉眼可见。

于是乎,美的集团将突破行业天花板的目光瞄向了光伏,试图为业绩注入新的动力。

一名市场人士告诉锌刻度:“跨界没有错,但跨界的底层逻辑是延续核心竞争力到新的赛道,如果这个逻辑走不通,跨界就变成试错了,最终要么无疾而终、要么营销大于实际,要么给资本市场讲故事。”

总而言之,2022即将过去,部分企业没有找到业绩增长与市值增长的方法论,承载企业们野望的上市、跨界、创新等打法大多铩羽而归,反而交了不菲的学费。

好在,2023在即,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,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。

相关推荐

2022,谁在假装“滚雪球”?
新能源,决战2022,​谁在瑟瑟发抖?
VC“假装IPO赚钱”已经是显学了
回顾中东:谁在消逝、谁在崛起?
一季度营收39亿元,“滚雪球”的B站何时上岸?
假装昏迷能洗白征信?“征信修复”生意兴起,全国发展几十万下线
谁在将茅台当做投资品?
谁在押注清明档?
谁在拖累B站
谁在逼好未来自曝财务造假?

网址: 2022,谁在假装“滚雪球”? http://www.xishuta.com/zhidaoview28155.html

所属分类:创业投资

推荐专业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