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专业知识 风口下的灵活用工,是大势所趋还是吹出来的泡沫?

风口下的灵活用工,是大势所趋还是吹出来的泡沫?

来源: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:2020年04月01日 15:37

本文作者:海波 蓝领管家创始人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
“企业促销员每天给180元/人,我们再补贴20元/人,求职者一天到手200元。我简直被这些灵活用工创业平台的‘补贴’吓坏了。从2019年起,灵活用工市场成了新的风口,许多创业者都在不计后果的补贴、烧钱,然而当大家都在一窝蜂地大干快上的时候,却少有人低下头看看脚下的路,可能只有弹尽粮绝的那一个,在倒下的时候,才看到地上的泡沫。

“说起灵活用工,可能很多人都会说比全职员工成本低:不用缴纳社保,不用缴纳公积金,似乎省掉了相当大一笔钱。然而在实际运营中,情况却正好相反”。

首先,什么是“灵活用工”?

指雇主与被雇佣者之间不建立全职劳动关系,以小时、天、或者计件提成等方式计算薪酬的兼职用工关系。

“灵活用工”的创业现状

人力资源行业由于进入门槛相对较低,一旦赛道火热,极容易出现扎堆创业、批量涌向“风口”的情况。然后纵观整个灵活用工市场,大多数人的商业模式既不是to C也不是to B,而是to VC,即投资人喜欢投什么,他们就讲什么、做什么,目的并不是为了解决人力资源行业中的问题。从B端、C端以及整个行业视角来看,比如热门赛道,灵活用工恐怕更接近于泡沫:

从B端视角来看:灵活用工效率高,然而成本也高

1. 灵活用工为什么效率高?从B端需求场景说起——

目前企业使用灵活用工的场景大都是为了应对生产高峰值,以京东618为例,促销爆单需要大量仓储分拣人员,加工厂突然接到大量订单需要临时增加人手。这时工厂通过灵活用工不仅提升生产运行效率,而且在高峰值过后可以马上减员,不需要支付任何额外费用,相比固定用工而言相当便利。

风口下的灵活用工,是大势所趋还是吹出来的泡沫?

2. 灵活用工为什么成本高?从实际费用分析——

说起灵活用工成本,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肯定比全职员工成本低:不用缴纳社保,不用缴纳公积金,似乎省掉了相当大一笔钱。

然而在实际运营中,情况却正好相反。

根据实地调查某知名物流全职跟兼职情况,测算成本如下:

风口下的灵活用工,是大势所趋还是吹出来的泡沫?

以上临时工价格按《2019年5月8日,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通知,从7月1日起,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为24元/小时,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法定节假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为56元/小时。》从成本测算可以看出同样的工时,灵活用工成本要更高,这包含着灵活用工的来回交通成本、现场临时管理成本、保险、税点、招聘以及外包服务商的利润等成本,并且因为流动性大,招聘成本可能更高。

从员工综合质量上看,全职员工受法律以及公司规章制度约束,相对更容易管理;而灵活用工的员工受约束性较差,流动性大,大多只适用于纯劳力岗位;对于有一定技能要求的岗,上岗前的培训成本更高。

企业服务永远离不开“降本增效”这个核心价值。虽然灵活用工在生产峰谷的场景下具备一定的效率优势,但从整体成本和全局管理的角度来看,灵活用工不可能成为主流用工模式。

从C端视角来看:灵活就业收入低、匹配难

1. 专职做灵活就业,收入并没有全职高

一般专职做灵活就业的C端都是为了赚取“高额报酬”,谁的待遇高跟谁走。而企业虽然给出了高额待遇,但都是面向中间商的承包价,中间商在刨掉前述的各种成本以及自身的利润后,留给灵活就业的人员手里的钱并不多;加之企业灵活用工需求极其不稳定,C端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而因为收入不稳定,流动人口中专职做灵活就业的C端就越来越少。

风口下的灵活用工,是大势所趋还是吹出来的泡沫?

2. 闲暇做灵活就业,时间又很难匹配

目前企业要求灵活用工时长为4-12小时,加上来回交通时间至少2小时,意味着灵活就业的人员起步时长在6-14小时。按照这样的平均时间花费,全职员工很难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灵活就业。

风口下的灵活用工,是大势所趋还是吹出来的泡沫?

从灵活用工平台来看:交付难、垫资难、盈利难

1. 交付难

传统承接灵活用工的外包服务商大部分为夫妻店、兄弟店经营模式,他们接到企业需求后,老婆现场招聘,老公开车接送、管饭并负责现场管理。开车接送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快速便利地到岗工作,也是为了保证人员的到岗率,全流程两个人完成,十分高效,而C端体验也一气呵成。

而平台化运营,交通问题就是一大难,一旦解决不了交通问题,就很难保障C端的按时按量到岗,也就无法保障企业的高峰运转。在同样或略有差异的服务价格下,为了保证生产效率,企业基本还是会选择能保证精准到岗率的传统劳务中介。

2. 垫资难

目前灵活用工的结算方式,向上游企业基本为月结,向下游员工大部分为日结或周结,这就意味着中间商需要先行垫付人员工资,因此传统小型劳务中介基本周转资金最少100万左右。假设前述所有成本问题都解决了,平台日交付灵活用工1万人次,单日工资最低150,一个月30天计算,平台需要先行垫付资金4500万元,这是大部分创业公司的不能承受之重。而如果拉长下游员工的结算周期,那么灵活就业的人员又会选择去结算快速的传统劳务中介。

3. 盈利难

即使前面所有成本与资金问题都可以靠外部投资解决,平台仍然没办法仅靠投资和烧钱来盈利。在资本寒冬愈演愈烈的当下,这个“亏”可谓难以下咽。

灵活用工是外包制,从人员招聘到人员运输、再到人员管理都需要平台完成,平台化运营就意味着拆分版块、标准化运营。但灵活用工的需求大部分为小批量分散状态,实践得出,单日单地点单批量低于50人次,且每人次每天抽成50元,都无法覆盖成本。

并且,整个过程非常考验在现场管理的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,这项能力并不特别依赖平台,这就导致利润高的项目经常被项目经理跳单,某知名兼职平台出现过很多这样的案例,项目利润高,自己通过现场管理跟甲方混熟,再找两个小伙伴另起炉灶水到渠成。跳单也就就这又加剧了盈利难度。

风口下的灵活用工,是大势所趋还是吹出来的泡沫?

上述就是我们15年-16年针对灵活用工的深度试错,无论从B端、C端还是平台端都无法实现规模化,重模式无法做通,轻模式的兼职信息服务对于B端又没有解决实际问题,所以,这个市场看似很大,其实更多的可能只是吹起来的泡沫。个人观点,欢迎大家拍砖。

相关推荐

风口下的灵活用工,是大势所趋还是吹出来的泡沫?
从投资视角看,灵活用工行业是一门好生意吗?
资深律师解答疫情下的用工问题:工资怎么发,如何灵活用工
低迷的2020开年,灵活用工市场为何集体乐观?
从创业视角看,灵活用工行业是一门好生意吗?
起底“骑手”生意:野蛮生长的灵活用工市场
王欣口述:灵活用工趋势下,中小企业必须思考线上化
兼职猫创始人王锐:重构未来的生产关系,灵活用工赋能组织升级 | 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
36氪首发 | 当灵活用工成为风口,劳动力管理软件云服务商「盖雅工场」获得D1轮5亿人民币融资
挖掘灵活用工在B端及C端的多样化需求,「财智君」致力于打造平台业务闭环

网址: 风口下的灵活用工,是大势所趋还是吹出来的泡沫? http://www.xishuta.com/zhidaoview8208.html

所属分类:创业投资

推荐专业知识